
在銷售活動中,成交的時機是非常難於把握的,太早了容易引起客戶的反感,造成簽約失敗;太晚了,客戶已經失去了購買欲望,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。那怎麼辦呢?有經驗的銷售員告訴你,當成交時機到來時,客戶會給你一些「信號」,只要你留心觀察,就一定可以把握成交時機。
在銷售過程當中,成交時機總是若隱若現,難以把握。一流的銷售員非常清楚,客戶購買的時機只有那麼一瞬間。其實這種僅此一刻的情形,大約20次銷售中才出現一次,另外的19次都會出現許多隱蔽成交契機,所以,成功的關鍵就是要好好把握這些機會。
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「心理上的適當瞬間」,在銷售工作中也有特定的含義,是指客戶與銷售員在思想上完全達到一致的時機,即在某些瞬間買賣方的思想是協調一致的,此時是成交的最好時機。若銷售員不能在這一特定瞬間成交,成交的希望就會落空,再次成交的希望就變的渺茫。
在銷售中,對「心理上的適當瞬間」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。把握不適當,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交易。「心理上的適當瞬間」到來,必定伴隨著許多有特徵的變化與信號,善於警覺與感知他人態度變化的銷售員,應該能及時根據這些變化與信號,來判斷「火候」與「時機」。一般情況下,客戶的購買興趣是「逐漸高漲」的,且在購買時機成熟時,客戶心理活動趨向明朗化,並通過各種方式表露出來,也就是向銷售者發出各種成交的信號。
成交信號是客戶通過語言、行動、情感表露出來的購買意圖資訊。有些是有意表示的,有些則是無意流露的,後者更需要銷售員細心觀察。客戶成交信號可分為語言信號、表情信號和行動信號三種。
第一,語言信號。
當客戶有購買打算時,從其語言中可以得到判定。例如,當客戶說:「你們有現貨嗎?」這就是一種有意表現出來的真正感興趣的跡象,這表明成交的時機已到;客戶詢問價格時,說明他興趣極濃,商討價格時,更說明他實際上已經要購買。
語言信號的種類很多,有表示欣賞的,有表示詢問的,也有表示反對意見的。應當注意的是,反對意見比較複雜,反對意見中,有些是成交的信號,有些則不是,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既不能都看成是成交信號,也不能無動於衷。只要銷售員有意捕捉和誘發這些語言信號,就可以順利促成交易。
第二,表情信號。
從客戶的面部表情可以辨別其購買意向。眼睛注視、嘴角微翹或點頭贊許都與客戶心理感受有關,均可以視為成交信號,客戶的一舉一動,都在表明客戶的想法。從明顯的行為上,也完全可以判斷出是急於購買,還是抵制購買。及時發現、理解、利用客戶表露出來的成交信號,並不十分困難,其中大部分也能靠常識解決,具體做法一要靠細心觀察與體驗,二要靠銷售員的積極誘導。當成交信號發出時,及時捕捉,並迅速提出成交。
專門保險銷售的小楊說,他總是利用「以便……」句型來追蹤成交契機。他的方法很簡單。對客戶說話時,每段話都接「以便……」隨後詳細說明有利於客戶的所有專項。
「喬治先生,我們會在市場比較冷清的30天內開個會,以便作好充分準備,等管制一取消,可以立刻與分析師討論。」
「李女士,我們希望現在就安排這件事,以便分公司能夠將業務轉交給您。」
運用這個簡單有效的「以便……」句型,不單能引導追蹤成交契機,還可以不斷提醒客戶,立即行動最為有利。所以,銷售員要從現在就可以開始用「以便……」句型,以便提高銷售業績,同時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。
第三,行為信號。
行為信號是那些客戶在形體語言上提供的線索。這些信號會告訴銷售員,他們在心裏已經作了準備購買的決定。購買信號是突然的,銷售員一定要細緻觀察客戶,當客戶出現購買信號,表示出購買的意願時,銷售員就要停止再談論產品,而準備下一個步驟。
|